尊敬的黃氏宗親,各位來賓:
上午好!冬日的陽光和煦而溫暖,各位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大家相聚一起,慶祝如此盛大的典禮。我受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會長朱炳國先生的委托,謹代表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祠堂文化研究會,武進譜牒文化研究會,對慶典成功的舉行表示熱烈的祝賀,對本屆修譜和重修祠堂作出貢獻的諸位宗親和編修人員表示誠摯的敬意。黃氏大宗祠落成,宗譜十修圓滿,你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剛才,聽了諸位的發(fā)言,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由此我想講三點感想。
一、
黃氏宗族文化,底蘊深厚。自從宋朝玉林公遷常以來,圻莊黃氏名人輩出,氏族興旺,成為城東望族。事跡很多,我僅舉二例。拜讀宋史《黃灝傳》,讓我肅然起敬。黃灝公是我圻莊黃氏第二世,他任職晉陵知府,時間雖短,但政績卓著,重視教育,影響深遠。
理學大師朱熹與黃家是世交。黃中公是宋代名相,榜眼及第,為高宗南渡后的重臣,歷禮、兵二部尚書。朱熹曾拜黃中公為師,而黃灝公又是朱熹的學生。當時奸臣韓侂胄設計陷害朱熹,撤職罷官的官員達59人,黃灝也在罷官之列。一些朱熹的門生恐受株連,故意迴避,過門不入,甚至更換門庭,而黃灝對老師恭敬如初,經常去拜訪老師,這種不畏權貴,尊敬師長的精神,讓人油然而生敬意。
清朝初年,黃永公才華過人,被稱為“毗陵四子”。1661年,江南發(fā)生震驚朝野的奏銷案,受革職查辦的士紳超過一萬人。黃永公被革去功名,但他沒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刻苦鉆研學問,寫下大量詩詞。他酷愛讀書,整天手不釋卷,以至通宵達旦。他住的小樓靠河邊,拂曉時,漁船經過,船夫指著窗說,“這是黃刑部的讀書燈啊!”本屆修譜,第三冊中收錄了大量的藝文墨寶。
二、
如今,黃氏后人,俊賢輩出。這次修譜建祠,小平先生,海平先生等企業(yè)家斥獻巨資,襄舉其事,功不可沒。黨政軍,科技文教界中,炳福先生,曉明先生,仁康先生,仲興仲文兄弟,黃皎黃清兄弟等等,都事業(yè)有成,堪稱族內楷模,還有各行各業(yè)熱心人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表現(xiàn)出高度的凝聚力,值得大書特書。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發(fā)掘先人精神遺產,總結今人創(chuàng)業(yè)成果,使黃氏文化發(fā)揚光大,是我們今天的責任。歷史長河,川流不息,教育子孫,責無旁貸。黃氏宗譜是一部內容豐富的歷史教科書,希望大家把新譜請回家后,不僅要珍藏好,更要發(fā)揮它的作用,認真研讀,以先人業(yè)績,激勵后輩,承前啟后,再造輝煌。
三、
祠堂是先祖的精神棲息之地,氣勢恢弘的祠堂不僅是祭祖敬宗的地方,更應發(fā)揮它的教化作用,使它成為凝聚族人的場所,它或可作為道德講堂,黃氏文化研討基地,用以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公民道德建設等等。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黃氏族人前程輝煌。祠堂文化,方興未艾,中和祠堂,永錫爾光。
最后,祝愿黃氏宗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里,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百年千載,萬世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