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錢氏“清芬堂”是清代文化名臣錢陳群的故居,始建于乾隆年間,原址在蓮花橋。1998年舊城改造被拆。2005年在梅灣街按原樣復建。2012年4月20日,嘉興市政府在這里隆重舉行嘉興錢氏清芬堂紀念館開館儀式。
上午10時,嘉興市政府、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有關(guān)領(lǐng)導和“清芬堂”錢氏后裔、中聯(lián)部原部長、人民日報社原社長錢李仁,全國政協(xié)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之弟、航天工業(yè)部科技局原局長錢維松等共同為開館儀式剪彩。包括無錫錢镠研究會等來自全國各地錢氏文化研究組織的30余名代表應(yīng)邀參加。
“清芬堂”取意乾隆當年所賜錢家題字“清芬世守”。走進清芬堂紀念館,“清芬世守”的匾額懸掛在門廳之上。院內(nèi)西墻邊有香樹亭,亭內(nèi)有乾隆御碑。院子正中位置擺放著錢陳群的半身銅像。大廳展區(qū)內(nèi)掛有錢陳群手書的抱柱聯(lián):“分外不加毫末事,意中常滿十分春?!边€有反映錢陳群自幼受母親陳書家教苦讀成才的《夜紡授經(jīng)圖》場景浮雕及錢陳群和后裔錢載、錢楷、錢應(yīng)溥、錢儀吉、錢泰吉等列代“清芬堂”名人的介紹及字畫、奏折、書籍等展品。
錢陳群是清代著名大臣和學者,康熙六十年(1721)進士,歷任刑部尚書、太子太傅等職,與乾隆既有君臣之誼,又為文學知己。乾隆六下江南,錢陳群祖孫三代先后全程陪同。錢母陳書是清代著名女畫家,精品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及臺北故宮博物院。乾隆曾為錢陳群著《香樹集》親筆題詩,褒獎陳書教子有方,其事跡可與孟子母親和歐陽修的母親媲美,同為我國古代賢母教子的典范。
錢陳群家族屬于嘉興-海鹽錢氏,從15世紀至今,五百年來名宦、學者不斷涌現(xiàn),是江浙一帶錢氏家族文化的典范之一,其“藝文世家”特色,堪稱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苑中的一支奇葩。
無錫錢氏與嘉興錢氏源遠流長。錢镠六世孫、宋承奉郎錢進就是嘉興人,他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自嘉興渡太湖遷徙無錫,定居南方泉沙頭村,是無錫湖頭支錢氏遷錫始祖,也是最早定居無錫的錢氏后裔。2011年4月5日,嘉興錢镠文化研究會負責人錢霆作為錢進故里代表,應(yīng)邀來錫參加錢進抵錫1000周年紀念活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七世祖錢陳群,曾在乾隆三次南巡時伴駕到過無錫惠山錢王祠,后裔持有乾隆當年賜給該祠的御制《表忠觀詩》拓片資料。事后錢霆提供了拓片照片,從而為無錫惠山錢王祠提供了一件十分珍貴的歷史遺存。
作者:錢錚